“大娘,您别着急,慢着点,我扶您上车。”7月28日晚10时,三河市泃阳西街道城建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该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符晓鹏快步上前,小心搀扶行动不便老人走上停在路边的转移大巴车。
此时,社区里的大喇叭正循环播报着转移避险通知,党员志愿者再一次挨家挨户敲门,确保不让一人落下,与洪水赛跑的群众转移战正在紧张进行。
城建新村社区内,暗影幢幢的楼宇间,坚定的手电光柱在楼梯间内上下跃动,符晓鹏带领的党员先锋队,争分夺秒执行最后的“扫楼”排查任务。面对社区常住2747户、6125名居民紧急转移的艰巨任务,符晓鹏深知,数字背后是数千个家庭的生命安全。
在一栋居民楼中,符晓鹏和几名志愿者发现73岁的张大爷和老伴儿还在犹豫,“家里吃喝都齐了,我们就不折腾了,在家里能行……”“洪水形势我们无法掌控,人安全才是第一位。安置点那边生活物资充足,您放宽心”……符晓鹏和志愿者边劝说边帮老人收拾随身衣物。最终,老人在党员志愿者的搀扶下安全撤离。截至28日晚11时,社区已完成多轮入户排查,确保所有居民安全转移。
由于泃河上游强降雨,泃河水位上涨,城建新村成为有序组织群众转移避险的重点点位之一。社区广场旁,数辆转移大巴车依次排开,每辆车都安排专人登记转移群众信息。
截至29日凌晨近4点,城建新村社区居民已全部安全转移至安置点。“我是一名党员,也是街道的一名干部,我必须要冲在前面。”站在社区广场,听着远处渐强的雨声,符晓鹏说:“只要居民安全,我们多跑几趟,多守一会儿,值!确定各户都到达安置点,我这心里才踏实。”
雨情就是冲锋号,防汛更是使命担当。廊坊市强化党建引领,把防汛工作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救灾党旗红”。三河市发布关于在防汛工作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倡议书,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6745名党员干部迅速集结。他们深入社区和防汛一线,化身“防汛哨兵”,或手持喇叭传播转移避险通知,或在安置点接管一拨一拨的转移群众,或驻扎在河堤、桥梁等重点部位巡查巡护。
在廊坊市防汛救灾一线,这样的“红色身影”随处可见,鲜红的党旗,正飘扬在最危险的地方、群众最需要的时刻。
“快!再加把劲,这挡水板一定要卡紧!”7月28日晚11时,泃河河道防洪子堤上,抢险人员正冒雨安装挡水板。锤子撞击金属的铿锵声、指挥调度的呐喊声与雨声交织,一道由黄色挡水板组成的“钢铁防线”正沿着堤岸快速延伸。
“接到预警后,我们立即准备防汛物资、组织人员,争分夺秒抢筑4.3公里防洪子堤,预防洪水漫过堤岸,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三河市热力服务中心主任石宏涛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指着已安装好的防护堤介绍。
“大娘,这是蚊香,点上放在墙角,晚上睡个安稳觉。”在三河市第一中学安置点,党员志愿者李雅清正给刚转移来的群众分发生活用品。她心里记得清楚:一层西边几间屋子老人多,大多腿脚不方便;旁边几个屋子孩子小,要特别关照……这些都是她逐屋走访时记在心里的关心列表。
从安置群众到搬运物资,从巡查巡护到抢险救援,党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温暖人心。群众说:“看到党员在,我们就踏实了。”
7月29日临近中午,河堤上,党员们仍在巡查巡护;安置点里,党员志愿者引导群众有序就餐。那一面面在风雨中高高飘扬的党旗,那一个个冲锋在前的红色身影,不仅是防汛救灾的“主心骨”,更成为群众心中最踏实的“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