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长安区司法局聚焦新就业群体法律需求与权益保障,整合公益律师、司法所人员、“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于2024年10月成立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一站式”收集民意、“全链条”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该工作站已为300余名新就业群体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挽回经济损失约20万元。
整合资源聚合力
筑牢服务“桥头堡”
长安区司法局依托辖区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主站点,联动全区16个镇街法律服务窗口,构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让法律服务精准下沉至新就业群体和平台企业“家门口”。通过完善司法救助体系、发挥法律援助资金激励作用,吸纳16家律所、200余名注册律师、基层“法律明白人”及村(社区)法律顾问加入,组建专业过硬的服务队伍。
同时,该局联合人社、工会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提供劳动者维权、劳动监察、法律援助等服务。
创新举措提质效
架起服务“连心桥”
长安区司法局建立法律援助中心与新就业群体代表的常态化对接机制,结合咨询摊点、12348热线等渠道,每周收集新就业群体诉求,实现服务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该局坚持服务与普法两手抓。线上,通过电话、微信群提供法律咨询;线下,实行律师值班制,每月10日驻点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文书代写等服务。同时,联合律所与网约车公司推出“安心行动”微课堂,以“云端+实地”模式宣讲交通事故处理等知识,每月开展主题宣传及网约车司机岗前培训。
该局协调多部门组建调解专班,遵循“调为主、情为先、实为据、法为绳”原则,用柔性方式化解劳动者矛盾纠纷,对于调解不成的,由律师提供诉讼支持。截至目前,工作站已接待劳动者300余人次,受理法援案件15件,协调处理纠纷3件。
精准施策护权益
织密保障“安全网”
长安区司法局聚焦新就业群体痛点难点,推出三项务实举措。
破解“鉴定难”。联合河北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等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受援人减免鉴定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畅通“维权路”。对简单案件启动简易程序,提速办理;对讨薪、工伤等纠纷开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实现“零次跑”“零等待”。
做好“预防功”。组建“法律服务团”,为新兴行业企业开展定期“法治体检”,协助审阅合同,分析用工风险,出具“法治处方”,助力新业态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