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社会工作部 >> 他山之石
聚焦能力建设,锻强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    日期:2025-08-20 16:03:39    【 字号:    】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统筹考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吉林省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聚焦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多维度创新探索建设路径,整体提升全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

  制度筑基,强化队伍建设政策保障。制度是能力建设的根基。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将制度建设作为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的首要任务。今年5月,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审计局、市总工会联合印发《长春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这是长春市首个从全市层面统一规范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的专项文件,围绕选配有制度、待遇有保障、考核有导向、发展有空间的目标,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社区工作者的范围、基本职责、薪酬待遇、教育培训、日常管理、激励考核等内容。这一办法明确提出,要突出培训赋能,健全分类分层分级培训制度;加大“头雁”培优力度,培树新时代“小巷总理”;推行“全岗通”工作机制,培养“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综合人才。

  赛事赋能,搭建能力建设实战平台。聚焦加强社区工作者群众工作、组织动员、依法办事、矛盾调解、应急处突、协调沟通、信息技术应用等七大能力,长春市于今年2月启动首届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大赛。通过科学多元的赛制设计,将七大能力培养深度融入竞赛环节——全体赛通过线上答题实现全员练兵;个人赛通过社区实务案例分析、即问即答全面检验专业技能;团体赛通过自主选题、实践成果路演展示考察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全市近万名社区工作者踊跃参与,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代训、以赛提能的良性循环。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持续发挥大赛的赋能作用,将赛事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分析、创新解决方案汇编成册,供全市社区工作者学习参考,将大赛成果转化为队伍建设的长效抓手。

  校地合作,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立足长春高校教育资源集聚优势,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深化校地合作育人机制。今年5月,与东北师范大学共同建立长春社会工作发展研究院。同时,以研究院为依托,携手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长春教育学院、长春开放大学、长春职业技术大学7所院校,构建起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于一体的“1+7”合作体系。发布长春市首批社会工作实践基地,打通“理论研究、试点探索、经验推广”的成果转化路径,让“高校智慧”精准对接“基层需求”,为社区工作者学历提升、职业资格考试、专项业务培训、实践锻炼等方面提供人才支撑和理论支持。

  “干而论道”,共享经验提升治理效能。经验共享是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的有效途径。“干而论道”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现场分享会成为长春市推动社区工作者互学互促、提升履职本领的创新举措。“干而论道”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现场分享会聚焦社区治理热点难点,设置“小巷问道”“干而论道”两个版块,面向社区党组织书记、网格长征集“治”汇典型案例,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现场点评互动。分享会上,3位网格长围绕矛盾调处、居民自治、网格精细化服务等难点展开深入剖析,提出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推广解决群众身边小事的经验与方法;3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围绕“链接商圈资源赋能社区治理”“利用‘三长’联动机制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等主题,在互动交流中梳理新时代社区工作法,共同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干而论道”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现场分享会作为社区工作者实战实训品牌项目,通过常态化定期开展,持续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

  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深化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作者王天行系中共长春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

  

© 中共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510104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3104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