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社会工作部 >> 专题库 >> 凝聚服务群众
邢台威县“爱心公交”:帮居民“递个方便”
来源:邢台市委社会工作部    日期:2025-08-20 16:03:39    【 字号:    】     打印

  以前给乡下母亲送药,要么请假跑一趟,要么寄快递等两三天。现在,下班把药送上公交车,师傅傍晚就捎到村口了!”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前郭固村人王丽提起爱心公交,眼里满是笑意。20254月起,这辆穿梭在城乡的公交车,成了她与母亲之间最贴心的传信人

  威县公交公司为群众提供免费捎件服务的公交车。

  党建牵线:让公交变“捎件驿站

  城乡群众有需求,我们就该搭座桥。威县县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响应邢台市厚植城市精神 共建温暖之城号召,县里摸准了城乡通勤中小件捎带难的痛点——年轻人在县城工作,老人孩子留村,课本、药品、自家种的蔬菜总想递个方便,却没合适渠道。

  群众在公交站点将捎件物品交给公交车司机。

  为此,县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拉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交通运输局、华运公交公司搭班子,先在3条公交线路试水,再逐步推开。最关键的是建了套1+N帮带机制:党员志愿者先上岗,手把手带起一批志愿者骨干,从物品登记、分类到交接,每个环节都盯得紧实。如今,全县29条公交线路全成了捎件专线16个乡镇、522个行政村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物件送上车。 

  按需跑腿:捎的是物件,暖的是人心

  刘师傅,这袋刚摘的香椿芽,帮捎给城里我孙子!清晨的常屯乡公交站,70岁的陈奶奶把小布袋递向司机刘建托。刘建托笑着接过,往捎件登记本上记了笔:放心吧陈奶奶,下午放学前准到。

群众到公交站收取捎件物品。

  这场景如今在威县城乡随处可见。爱心公交捎的东西不大,却全是百姓心坎上的事:给村里孩子捎课本的老师,给城里亲戚捎红薯干的大娘,像王丽一样给老人捎药品的年轻人……为了让服务更贴心,华运公交公司还在党建活动室设了临时存放点,谁要是一时没空取,物件先在这儿“歇脚,绝不会耽误。 

  截至目前,这29辆公交车已累计捎送物品1.2万余件。以前光拉人,现在还拉着惦记。刘建托说,有回捎过一本二年级的课本,孩子家长特意发来短信:书到了,娃抱着翻了半宿。他把短信存进手机,这比啥都值。

  队伍托底:让温情一直“跑下去

  要让爱心公交不停歇,得有支硬队伍。威县发动各方力量往这儿添柴:县级8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常来报到——有人给司机师傅讲党课,有人送红色音频让车厢成移动课堂,还有人定期来查服务、听建议;退役军人志愿者主动报名当兼职调度,帮着整理捎件信息;就连村里的老党员,也常来站点看看有没有需要搭把手的。

  司机们也越干越有劲头。52岁的王师傅给自己定了规矩:捎药品必单独装袋记好,捎课本先包层塑料膜防湿。人家把东西交过来,是信得过咱。他说,现在车厢后角的捎件区总摆得整整齐齐,这不是活儿,是人情。

  从一袋蔬菜到一本课本,从一盒药品到一串钥匙,威县爱心公交捎的是不起眼的小件,连的却是城乡的心。这辆移动的温情驿站正越跑越远,把暖意送进522个村庄的寻常日子里。

© 中共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510104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3104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