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协同推进。通过建强“头雁”队伍、创新教育管理方式、融入新兴领域业务工作、积极有效回应诉求、推动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当前,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给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做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协同推进,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建强“头雁”队伍。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领头雁”,其能力素质关系党建工作的成效。一个政治素质高、有事业心、懂发展经营、知群众爱群众、充满激情的党组织书记,既是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好伙伴、员工群众的贴心人,更关系到基层党的事业发展。一方面,要优先从管理层遴选政治过硬、兼具事业心与经营头脑的党组织书记人选,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另一方面,要为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通过专题培训、实践历练等方式,打造既懂党建又通业务的复合型干部,推动其在探索新兴领域党建新路中发挥积极作用。
创新教育管理方式。针对新兴领域党员流动性强、职业构成复杂的特点,需构建动态化、精准化的教育管理体系。要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将新兴领域中的各类党员有效“纳管”。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责任,着力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搭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要探索对不同类型党员包括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办法,多做服务凝聚党员的实事,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新兴领域流动党员主动报到。
融入业务工作。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与新兴领域自身健康发展具有内在统一性。要建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工作机制,加强新兴领域管理经营骨干队伍建设,引导其不断深化对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认识。在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方面,要进一步实施党组织班子成员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建立完善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同学习、定期沟通、重大事项会商等制度,促进班子成员、企业骨干廉洁自律和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党员教育与业务学习“双向赋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把激发创新活力作为党建工作着力点,在科技攻关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员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过硬”,从“一个人”带“一群人”,加大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同时,积极开展区域党建、产业链党建,让党建赋能产业生态培育,在推进产业链协同互补、良性有序内循环的同时,拓展创新发展空间,实现“党建强、发展强”。
积极有效回应诉求。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服务员工、凝聚人心作为重要抓手。党组织既要参与营造企业文化,用民主协商参与度、发展新成就、职工新业绩、团队亲和力不断激发正能量;也要关注员工急难愁盼问题,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要整合各类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关心员工在职业发展、技能提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切身利益,持续增强员工归属感。同时,针对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占比高的特点,打破传统工作模式,运用适应当代青年特点的方法,了解青年诉求,回应合理关切,促进价值认同,帮助其健康成长。
推动履行社会责任。新兴领域党建不仅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还要推动新兴领域健康发展,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和各类群体在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新兴领域的资源优势,搭建平台,引导其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新兴领域的先进典型,挖掘并宣传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参与治理、乐于助人、推动发展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强化精神激励与社会认同,将新兴领域各类群体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