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社会工作部 >> 理论研究
以组织优势聚力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
来源:《社区》    日期:2025-09-25 17:44:33    【 字号:    】     打印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助力着现代社会的高效运转。然而,其自身流动性强、组织松散、权益保障不足、职业发展受限等现实困境,制约着新就业群体的高质量发展,这既包括物质层面的收入稳定、保障健全,也包括精神层面的职业认同、城市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并谆谆叮嘱“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问题,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困难,我们要重视起来,不断解决”。将党的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推动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成为破解新就业群体发展困境及其党建难题的关键路径。党的组织优势体现在严密的组织体系、强大的动员能力、丰富的政策资源和良好的群众基础等方面。将这些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需要通过组织体系、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实现组织覆盖从“有形”到“有效”、服务供给从“普惠”到“精准”、作用发挥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以组织功能推动优势传导,构建动态化组织系统

  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是组织优势对现实需求的有效回应与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最迫切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收益、稳定职业预期、提升生活品质。党建工作应当借助组织力量和职能优势,推动解决这些现实性问题。例如,新就业群体中的网约车司机的诉求集中在平台抽成机制以及职业发展路径、社会保障等深层次问题。党建工作若不能直面这些痛点,就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针对部分地区新就业群体暂不具备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情况,应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的职能优势,将其在监管审批、资源整合、政策统筹等方面的能力,转化为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实际效能,推动组织工作先进行“优势外送”,通过下沉服务、对接需求、破解难题,为新就业群体筑牢服务基础、凝聚信任,最终实现从“服务覆盖”到“组织覆盖”的递进,确保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缺位、无空白。也就是当符合党支部设立条件时,创新组织设置方式,通过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等新型组织形态,有效破解新就业群体“组织化”难题,切实做到新业态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推进到哪里。如,将分散在各平台的党员司机组织起来,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活动方式,既保证了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又避免了影响司机的正常运营,也很好的应对了“服务跟不上流动”等现象带来的活动开展难的情况。

  以资源整合提高服务效能,提供精准化赋能支持

  党的组织优势还体现在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体现在党组织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资源进行系统性统筹、协同性配置与功能性转化。资源整合的前提是“知需求”,通过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平台企业党组织的触角延伸作用,精准捕捉新就业群体的真实需求,并将收集的需求内容进行分类,为资源整合与传导定好“靶心”,避免“整合的资源用不上、需要的资源没整合”等问题出现。如社保、维权、收入等基础性需求,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急难愁盼;技能培训、职业晋升、创业扶持等发展型需求,助力他们职业成长;城市融入、情感关怀等精神类需求,增强他们的组织认同。因此,要坚持需求导向,不断提高服务精准度。一是整合政府公共资源,联动人社、民政、司法、教育、交通运输管理等部门,整合政策类、服务类资源。例如针对网约车司机普遍反映的平台抽成比例高的问题,协调运管部门主动对接企业,进一步减少高抽成订单比例,平衡司机与平台收益,提高新就业群体的收入。二是撬动企业市场资源,推动平台企业、沿街商铺、国有企业等释放资源。例如积极动员沿街商铺提供免费饮水、临时休息的场地资源,让市场资源成为公共资源的补充。三是吸纳社会志愿资源,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提供个性化资源。如,对接公益组织开展新就业群体心理疏导讲座,组织党员志愿者担任政策讲解员,结合新就业群体实际,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更多温暖。

  以机制创新实现协同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党的组织优势更体现在高效的协同机制,旨在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互动设计,将党内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组织力量,以及党领导下的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整合为目标一致、行动同步、效能聚合的治理共同体。新就业群体的协同机制,是以党建为引领,将行业主管部门、平台企业、社区、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自身等多元主体纳入联动体系,通过定角色、明职责、建机制、强落地,把分散的主体力量转化为协同服务合力,有效解决资源不流动、服务不精准的问题。一是建立议事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打通主体间的沟通壁垒,推动不同职能部门、不同领域主体协同联动。二是完善职责分工机制。不断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责任格局,制定新就业群体服务协同职责清单,明确各主体的责任边界,做到责任主体到位、责任要求到位、考核问责到位。三是建立新就业群体主体融入机制,通过建立先锋骑手、红运先锋等激励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巡防、应急响应、文明宣传等公共服务,打破被动接受服务的格局,推动从治理对象向治理伙伴的角色转变。

  以组织优势聚力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是激活民生动能、锚定发展大局的重要抓手。依托党组织统筹引领与各类主体协同联动,既能整合政策、资源与服务,搭建“暖‘新’阵地”破解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又能精准对接职业需求,通过技能培训、晋升通道搭建为其成长赋能。更重要的是,组织纽带让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从“游离”到“归队”,不仅激活其干事创业活力,使其成为城市发展的“生力军”,更能以组织凝聚力催生发展向心力,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最终实现新就业群体“稳下来、干得好、有奔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民生动能。(作者刘杰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

© 中共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510104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3104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