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社会工作部 >> 专题库 >> 新兴领域党建
衡水:精准服务 以心换“新”
来源:河北日报    日期:2025-09-26 16:42:23    【 字号:    】     打印

  “吃饭有‘小哥食堂’,生病有‘小哥医院’,服务很贴心。”外卖员刘力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衡水市新就业群体的共同感受。这份温暖不是偶然的关怀,而是一座城市系统谋划、精准服务的成果。其背后,是一套科学完整的服务体系,真正把治理做到了日常,把温暖送到了心上。

  新就业群体的难处,往往在一餐一饭、一走一停之中:一处歇脚的地方、一口热乎的饭、一份实在的保障。围绕这些需求,衡水精准出招、务实服务:全市建成360个“暖新驿站”,形成“15分钟服务圈”,骑手累了能休息、手机没电可充电;“10元助餐”“免费体检”“灵活公积金”等政策,从吃饱饭、看好病,到住有所居,一步步把服务做实、做细、做全。这是一种从“零散帮扶”到“系统保障”的转变。

  更难能可贵的是,衡水并没有把服务当作单向给予,而是巧妙地把“关爱”转化成了“动力”,实现了群众与城市的“双向奔赴”。他们邀请骑手担任“小哥观察员”,借助其走街串巷的职业便利,让骑手成为社会治理的“眼睛”和“耳朵”。至今,收集各类城市治理线索1500多条,推动解决各类问题92项。食品安全监督、文明出行倡导等基层事务中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通过“治理积分制”和议事会参与机制,这群曾经的“旁观者”,成了城市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和“共建者”。

  精准的服务能击中痛点,真诚的尊重可带来归属感。衡水用一套务实而充满智慧的系统服务来表明:真正的治理,从来不是冷冰冰的管理,而是用心倾听、精准回应、并肩同行。

  一座城市的品质,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它如何对待那些为城市默默付出的人。衡水的实践表明,当新就业群体被看见、被支持、被信任,他们就不再只是城市的“过客”,而是治理格局中不可或缺的新力量。

© 中共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510104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3104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