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邢台市威县孙家寨村,填写、核实、报送流程消耗基层干部不少时间和精力,面对群众的需求往往有心无力。
现在,得益于威县制定的基层减负工作责任清单,重点解决填报台账表格繁多的问题,将基层干部从繁重的材料填报工作中解放出来,孙家寨村“两委”成员走访服务群众的时间多了。由于处理事情耐心、及时,村干部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基层减负,减轻的是基层工作人员不必要的负担,增加的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因孝道文化而闻名的孙家寨村,是全国文明村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近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和游玩,进出村里的大型车辆也越来越多,原本的环村公路已经不能承载交通新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村“两委”积极谋划拓宽环村公路事宜,但因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拓宽公路所涉及的道路两旁围墙、树木、菜园、网络线路、变压器等地面附着物的迁移和拆除等问题解决较慢。为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村“两委”成员有了更多时间协调解决拓宽道路相关问题。工程完工后,不仅将解决大型车辆的通行问题,也将为村民的交通出行提供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着力健全长效机制,让基层少些形式主义、多些实干担当,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
村民付洪宝身患癌症、儿子残疾,家庭生活困难。村委会了解情况后,村干部付从兴第一时间到付洪宝家中进行慰问,并为他讲解相关帮扶政策,将其纳入防返贫监测户序列。“现在上级部门需要填报的表格少了,我觉得这样特别好,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民意、入户帮扶,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付从兴说。
道路拓宽、入户讲解政策和帮扶不仅是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更是村民幸福感的体现。“我们为村民办事的时间和态度有时决定了解决问题的结果,很多小问题因为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就演变成了大矛盾。”村党支部书记付宏伟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今的孙家寨村,通过减掉“虚功”、增强“实干”,群众诉求得以解决,村庄活力得以释放,党群一心、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