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衡水市枣强县以社区为单位制定低龄老人“能力清单”和高龄老人“需求清单”,成立多种银龄志愿服务队,以老聚老,以老助老,以老带老,织就社区银龄“幸福网”。
“以老聚老”提升生活质量。该县在各社区成立了多支志愿服务队,以不同活动形式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城市花园社区“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组织老年人练习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新华社区“银龄暖光志愿团”,开展“动起来 健康来”养生操学习分享活动。各社区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老聚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老助老”助力“志愿红”。该县积极擦亮“志愿红”品牌,以“银龄力量”助力“志愿力量”。在河西社区成立了“银龄帮帮团”,让低龄老人与高龄、独居老人结对,提供代购药品、食材等生活服务,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提供义务理发、磨菜刀等志愿服务。新华社区“银龄暖光志愿团”,以“互助+志愿”“亲邻+志愿”等多种形式,积极对接老年群体的需求,提升“老助老”能力,推动邻里互助从“临时帮扶”向“常态化服务”转变。世纪社区积极推行“老助老”公益互助养老模式,搭建“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的互助平台和双向服务网络,通过在居民群中发布招募令、入户走访等方式招募银龄志愿者,成立银龄互助志愿服务队,让低龄健康老人为年迈以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
“以老带老”提升公益力量。该县在各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持续为社区高龄老人传递“精神食粮”。瑞祥社区组建“老帮老送学服务队”,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高龄党员开展上门送学活动。永兴社区组织“银龄”志愿者服务队开展“送学上门”活动,为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学习礼包”,让老党员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