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承德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风采展在市行政中心举办,旨在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更好地聚合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凝聚服务群众工作走深走实。通过大量图片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在教育、医疗、养老、应急救援、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暖心故事。一个个画面,无不体现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彰显着“服务社会、传递温暖”的崇高价值追求,共同编织成为承德大地崇德向善的美好画卷。
承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持续推动其成为民生工作的有效延伸,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文化名城的靓丽名片。市委社会工作部立足主责主业,紧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职能定位,聚焦文旅事业、“一老一小”、新就业群体和困难群体需求,广泛发动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社会层面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提升志愿服务项目化水平,积极培树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传承弘扬志愿服务文明新风。
各级党政机关积极组织动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市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实践育人”,3月以来,全市546所中小学累计组织5万余名教师学生志愿者开展各类活动,实现了“服务社会”与“成长育人”的双向奔赴;市民政部门持续推广老年公益互助服务模式,招募老年志愿者4625人,围绕“文娱活动、健康义诊、上门服务”广泛组织开展老年志愿服务1万余次,存储服务时长4.1万小时;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建培育“承德老兵”志愿服务队,积极作为,实现了“一村一队伍、一域一品牌”,全市共建成1349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吸纳退役军人志愿者8000余人,累计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市卫健委建立“卫生健康服务人民”志愿服务队,发动志愿者1750人次,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农村开展健康义诊、普及健康知识等志愿服务活动248次,受益人群2万余人;各县(市、区)深挖地域特色,积极动员干部职工等各界力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既有赓续传统文化的贴心服务,也有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呈现出本地志愿力量的多元风貌,共开展活动16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4.2万余人,服务群众5.8万余名。
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聚青年、妇女等群体力量。市总工会组建职工志愿服务组织800余个,发展职工志愿者2万余人,持续打造具有承德“工”字特色的职工志愿服务品牌;团市委打造形成“小青橙”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寸草心”“小橘灯”“送温暖”等志愿服务活动,“小青橙”志愿者的笑脸成为“志愿承德”美丽的青春注脚;市妇联打造“五队促服”巾帼志愿服务新机制,持续开展“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志愿服务,结对儿童7482人,开展关爱服务9000余场;市残联牵头打造“爱之舟”志愿助残服务品牌,以构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为重点,建立14支骨干队伍,动员600余名志愿者开展活动50余场,服务残疾人5000余人;市文联扎实开展强基工程——“艺润满承”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市县乡村企”联动文艺志愿服务队伍架构,成立市“文艺志愿服务联盟”,着力培养驻扎在群众身边的“文艺达人”。
企事业单位积极响应志愿服务号召,以行动诠释社会担当。承德银行成立覆盖103个营业网点的承德银行志愿服务队,吸纳2000余名志愿者,积极开展上门服务、金融知识宣讲、捐资助学等多元化服务;国网承德供电公司争做“电力雷锋”暖民心,成立的“爱心漂流”志愿服务队十九载如一日,开展了“爱心随书香流动”公益活动、“电力雷锋进万家”暖心行动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9万小时,成为供电系统冀北地区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队成立“紫塞明珠”消防志愿服务队和“火焰蓝”志愿服务队,发展消防志愿者3万余人,将志愿服务与消防安全宣传“五进”相融互促,开展活动52场次,有效提升了广大市民消防安全意识。

现如今,全市3106支志愿服务队伍、48.83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服务民生第一线,涌现出了围场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志愿服务队、蓝天救援队、老娄调解室、郭晓薇、唐辉等70多个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智暖夕阳——老年智慧教育志愿服务项目”“普化公益助学志愿服务项目”等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下一步,承德市将持续深耕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培育志愿服务力量、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以志愿服务为笔,书写更具温度的承德篇章。
此次风采展由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承德银行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