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冀州区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创新建立“基层党建+网格化+信息化”模式,深入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实打实为民纾困解难,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冀州区组建全域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问题处置、权益保障通道。开发推广“智慧冀州”客户端和“民生冀州”公众号,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热线,推动各类民生需求本地通办。抽调专人组建“冀时语”法律服务专班,对疑难复杂以及需多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采取专班介入调解,纪委监委协同办理,通过法纪前置,释法明纪,有效减少诉讼案件发生。
突出“双网共建、数据赋能”,全面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优化网格化治理体系,冀州区建立“社区(村)党组织—网格”垂直管理体系和“专职+兼职”网格员运行架构。组建城乡网格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培训,并制定完善《网格治理体系运行标准化实施细则》,优化提升网格体系运行质效。建立诉求集中区域分布图、重点关注问题分布图,拓展数据信息系统,实现“一网采集录入、一网分流督办、一网监督处置”,精准掌握居民需求和治理短板,为基层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同时,冀州区试点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等“五民群众工作法”,设立“居民议事厅”,开通416个“有事好商量”微信群。制定日常性咨询当日办结,一般性设施维修维护等问题两日内办结,较为复杂的三日内答复处置方案和时间节点“123”限时办结制度,同时优化“收集-交办-处置-反馈-验收-分析评价”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