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雄县县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多方力量,组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伍,在环白洋淀畔乡村游码头,推动志愿者化身“服务员”“安全员”“巡查员”,以“志愿红”的热忱与担当,为乡村旅游注入温暖动能,成为淀边一道亮眼的文明风景线。

在七间房乡村游码头,这里有一支由村干部、商户、船工、学生、教师组成的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大家穿着红马甲,当起了“服务员”“安全员”“巡查员”,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站里,“服务员”们笑意盈盈。他们为游客递上解暑的饮用水,提供景区导览图和路线咨询,帮老人拎起沉重的行李,给孩子讲解乘船注意事项。“请问哪条线路能看到最美的荷花?”“孩子有点晕车,有备用药品吗?”面对游客的不同需求,志愿者们总能耐心回应、及时解决,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游客在启程之初就感受到七间房乡的淳朴与温暖。
游船码头,安全是头等大事。“安全员”们在登船口、候船的地方、检票的地方这些关键位置守着,心里始终想着安全。他们认真检查游船上的救生衣、救生圈这些设备够不够,船身结实不结实,一遍遍提醒游客穿好救生衣,别在船头打闹,还录了坐船安全注意事项的音频,循环播放给大家听。遇到雷雨天气,第一时间协助码头工作人员引导游客到安全区域避雨,用严谨的态度筑牢水上旅游的“安全屏障”,让游客玩得安心、游得放心。
沿着千里堤及码头周边的栈道,“巡查员”们的身影不时闪过。他们手持垃圾袋,弯腰拾起游客不慎掉落的纸屑、塑料瓶,保持岸线整洁;看到有人在岸边随意垂钓、乱扔杂物,便上前轻声劝阻,讲解保护淀区生态的重要性。遇到游客因拍照越界靠近水边,立即上前提醒注意安全。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倡导文明,让“爱护淀泊、文明旅游”的理念融入每一位游客的心路历程。

在白洋淀东码头与大口子码头,游人如织,一群“志愿红”穿梭其间。这支由县委社会工作部、综合执法局、交通运输局、雄州镇、鄚州镇、苟各庄镇、雄建集团招募的志愿者以热情的志愿服务绘就暖心画卷。
在码头入口处,志愿者引导游客扫码排队。候船区,他们递上解暑饮品,讲解航线信息。登船口,协助老人孩子穿救生衣,提醒安全须知。综合执法局志愿者维护秩序,交通运输局人员当起“活地图”,乡镇志愿者捡拾垃圾、耐心答疑,这些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成了游客心里的“贴心助手”。他们用志愿服务的力量,守护着这片水乡的热闹和温情,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安全、文明、舒服的环境里,恰到好处的感受白洋淀的自然风光和乡村的淳朴味道。
组建淀边志愿服务队伍的实践,是基层志愿服务力量赋能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动体现。这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志愿红”,以贴心服务、严实作风、主动作为,既守护了游客的舒心与安全,也擦亮了白洋淀文明旅游的底色,更彰显了基层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自觉担当。
雄县县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引导和整合志愿服务资源,让志愿服务力量在基层治理、文明乡风建设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持续让“志愿红”成为志愿服务的鲜明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