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赞皇“党建+文化”绘就社区治理新图景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日期:2025-09-08 17:15:44    【 字号:    】     打印

  9月的一天,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赞皇县治平寺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书法案台上,几位白发老人正提笔蘸墨;隔壁活动室里,阿姨们正跟着音乐排练扇子舞,彩绸翻飞精神抖擞。

  这是赞皇县治平寺街社区日常文化生活的缩影。自党群服务中心搬迁新址以来,治平寺街社区以“党建引领+文化赋能”为密钥,打开基层治理的新空间。

  从“办公场所”到“精神家园”

  “以前社区办公室挤在不到100平方米的地方,居民来了除了办事很少停留。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没事就爱往这儿跑。”社区党支部书记薛新义话语里满是欣慰。

  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被赋予了“文化枢纽”的新使命,这里设有党员活动室、综合服务站、暖心驿站、红色有声阅读区等12个多功能室,形成了集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型”党群服务平台。

  红色有声阅读区的电子阅览屏前,时常有年轻人驻足,指尖轻点就能观看红色影片;书法室的笔墨纸砚常年备好,从孩童到老人都能提笔一试;活动室居民专心排练戏曲,每月都有新节目在这里打磨成形。

  从“自娱自乐”到“治理合力”

  舞蹈队在排练间隙,会收集居民对公园设施的意见;就连参加书画展的孩子们,也成了社区的“小小文明监督员”,提醒长辈不乱扔垃圾。

  “小李,我们街巷的路灯不亮了,晚上出来大家都怕绊倒。”广场舞队的李阿姨找到社区工作人员反映问题,没过两天,新路灯就安装好了。这种转变背后,是文化凝聚起的认同感。

  通过持续开展文化活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文化的“浸润人心、增进认同、促进和谐”作用凸显,红色社区社会组织正在悄然蜕变——从单纯的“自娱自乐”,逐渐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推动社区从“管理”向“共治”转变。

  在赞皇县治平寺街社区,文化就像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党的温暖,一头系着群众的心,在日复一日的笔墨与舞步中,织就了基层治理的幸福图景。(闫树彬)

© 中共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5101041号-1   冀公网安备13010402003104号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